從小孩成為大人的一刻,30 年的等待

從小孩成為大人的一刻,30 年的等待
Photo by Nick Fewings / Unsplash

這次 228 連假回到彰化老家,爸媽說很久沒一起出遊了,就詢問了我要不要一起去南投武界—「雲的故鄉」看看,我想說也很久沒有跟他們在國內旅遊,連假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做,就答應了。

家中有兩台車,一台是大台七人座休旅車,一台是小型四人座轎車,我爸說這次要開長途,所以要出動大台的休旅車,乘坐起來比較舒服。

這時候我進入了天人交戰的時刻。

我久居台北,鮮少有機會開車,回彰化有出門頂多也是將小轎車開短途出門,大休旅車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存在。但我想說這是一個難得可以練車的機會,便問我爸說「武界的山路會不會不好開?」,我爸回說還算好開後,我就自告奮勇的跟他說我想開開看。身為我爸媽,我想就算心裡很抖應該還是不會多說什麼,於是我爸就讓出駕駛座的位置讓我開了。

行車路上偶有些小狀況。例如一開始我沒有設定導航,是靠我爸幫忙報路,我爸會等到了他認識的路口前一刻才叫我要切換車道或是左轉右轉,但對我來這個開車菜雞來講已經有點來不及了,所以也因此錯過了從台 74 線轉國道 3 號的交流道口,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繞了一點平面道路反而好像還比較快一些,因為國道 3 號上面塞...爆...了...。我的心理 OS 是「台北人無聊都往宜蘭跑,中部人無聊都往南投跑了是吧?」

後來趁著塞車車子幾乎都沒在動的時候 settle 了手機導航,對我來說時不時聽到 Siri 的聲音比聽我爸報路有安全感了許多(這大概是世代差異吧!)

此外,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也有些不太熟捻的地方,尤其是在想要變換車道的時候,部分車不願意禮讓,就算我打了方向燈了他們還是持續往前衝。或是有次覺得對方有在讓了,但我要切過去時他又踩了油門加速,這種判斷感覺真的會再需要一些經驗啊!

幸運的是,在開往武界部落上山和下山返途的路上,可能是因為我們上下山的時間都是冷門時段(上山約中午 1 點、下山約下午 5 點),所以跟我同向的車不會太多,讓我免於當路隊長的壓力,可以照著自己的步調慢慢開和過彎。就算後側真有比較快的車,通往武界部落的山路也夠寬可以讓我先停路邊讓他們先過。

你看到這邊應該會想說,這篇文章內容跟文章標題完全沒有任何屁關係啊!但請等等,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當駕駛載我爸媽出去玩,對我來講意義很重大啊!

有點像是我終於從他們要一直呵護的小孩,變成可以幫他們分擔解憂的成熟大人了,之前的我都是坐在後座滑著手機,等到了目的地就下車尿尿,而這次則是我手握方向盤,載著我爸媽出遊。

我自己還蠻喜歡這種感覺的,尤其是讓我爸可以稍微休息不用一直專注在行車上(雖然去程的時候他也是一直在幫我看地圖,然後也看的出他有點緊張)。但回程的時候他會開始滑一下 FB、回個 LINE 訊息,或是跟我聊個天,看得出來他有比較放鬆一些了(或是我自我感覺良好)。

我由衷的希望之後還能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的出遊,除了有伴持續讓我增加我的開車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也讓他們能夠好好放鬆,好好的享受旅程!

Read more

W 原則,工作和人生都適用的思考方式

W 原則,工作和人生都適用的思考方式

我自己因為做操作面的事情做久了,當任務一來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該怎麼樣去執行這個任務會比較有效率。但往往忘了問幾個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項任務?這項任務是必要的嗎?如果不必要,是否可以換個任務目標? 最近公司因為在海外的電商業績成長上遇到了一些瓶頸,主管認為將海外原本的電商系統改成台灣現在在用的系統可能會好一些,畢竟台灣的電商業績比海外好上許多。但主管還是請我做一個比較看是否要換系統。 原本我對於這件事情沒有太多想法,單純做了一個海外電商系統和台灣電商系統的功能比較表,內容流於行銷活動案型支持、會員功能、搬遷時程、維護費用……等第一層思考會想到的事情。 直到前輩的指點後,才知道這些比較雖然是重要,但不是我們應該跟老闆層級討論的點。這些細瑣的事項我們自己 keep in mind 就好, 這時候前輩教導了一個 W 原則,我用此原則重新想了一輪,發現自己的思緒變得清晰,做簡報的邏輯也更暢通(考試也能考 100 分?)。我的簡報不再只是簡單的系統比較,而是有一個完整的脈絡埋補強我自己心中的結論。 W 原則 W 原則其實跟大家常聽到的 5W 原則 Why, What, Who ,

Setapp 2023 Mac Apps 使用調查報告

Setapp 2023 Mac Apps 使用調查報告

在蘋果生態系中推行一站式訂閱制的指摽性廠商 Setapp 在近期公布了 2023 的 Mac Apps 使用習慣報告,身為喜歡嘗試新應用的人,看到有廠商做了這樣的調查報告是十分興奮的,這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報告的內容,並且配上一點我個人的 murmur。 重點摘要 * 每個使用者平均每天使用 15 個 apps(我算了一下我是 24 個)。 * 在選擇和購買新 app 的時候功能很重要,但在要購買的時候價錢會變得稍微佔上風。 * 83% 的受訪者在上個月有購買過 Mac 軟體。 * 訂閱制比買斷制還更受歡迎。(我自己比較喜歡買斷制啊!) * 70% 的 Mac 使用者是用 M1/M2 晶片。(M 系列真的比 Intel 好太多了) * 40% 左右的受訪者有使用有應用到 AI 的 Mac apps。(Notion, OpenCat,

官方網站的 Press Kit 圖片

EveryDay,神還原《原子習慣》作者概念的習慣養成 App

EveryDay 是一款習慣養成 App,他比我之前介紹的 HabitKit 功能更加簡單,如果你有選擇障礙的話,你建立的習慣沒有 icon 可以選擇,就連配色都只有 7 種。需要設定的欄位只有:你想養成的習慣、敘述、顏色、是否需要提醒、習慣養成的頻次以及這個習慣是你想「養成」的習慣還是你想要「戒掉」的習慣。 一開始使用比較不順手的地方是在設定頻次的部分,因為開發者的設計方法不是讓你設定一週想要達成幾次,而是讓你直接選擇週間中有哪幾天要完成這個習慣。這對於某些還不確定能夠在哪一天完成的習慣來說,會有點不太知道怎麼設定。但當我實行了兩週之後,我才感受到指定好哪一天要做什麼習慣是一種「制約」的力量,讓你那天比較無法偷懶,反而更能夠驅使你要達成目標。當然如果你真的不小心偷懶了事後還是可以設定 Skip 來讓你的連續完成習慣的記錄延續。 另外開發者還有一個小巧思,就是你想養成的習慣顏色會因為你連續完成的天數,顏色從淺到深。反之想戒掉的是由伸到淺。這個設計幫助你可以很快地判斷你的習慣有沒有連續達成,你也會有那種不想讓習慣顏色鏈斷掉的那種好勝心。而 skip 的設定方式是用三角形呈現,也可以讓

Arc 瀏覽器融入 AI 功能,Max 限時免費推出

Arc 瀏覽器融入 AI 功能,Max 限時免費推出

Arc Browser 在 10/3 舉辦了一場發表會,推出了 Max 的功能,他們終於將近 1 年來很夯的 AI 議題融入產品裡面,希望能讓你在使用瀏覽器的過程中減少「滑鼠點擊」、「捲動頁面」等傳統瀏覽網頁時會有的行為。 從 10/3 號起為期 90 天,只要你在 Arc Browser 的 Command Bar 裡輸入「Max」,即可開啟 Max 的五個功能設定。 Arc Max 五大功能 1. Ask on Page:以往在用 Command+F 快捷鍵搜尋字詞時是比較沒有效率的,現在可以直接輸入你想問的問題,他就會用該頁面的資料來回答你的問題,並且會告訴你他的回答是出自頁面的哪邊。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