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方保養品「肌本職」使用心得

漢方保養品「肌本職」使用心得
我購買的肌本職商品排排站

先說本篇文有一點點半葉配?因為「肌本職」這個品牌是我目前服務的客戶之一,但因為自己使用這個品牌覺得真的體驗蠻好的,加上使用了將近 2 個多月,最近跟前同事吃飯的時候他們看到我竟然說「你最近皮膚變好了耶!」雖然不確定皮膚變好是因為離開了之前壓力比較大的工作還是因為抹保養品,但我先把它當作後者的功勞吧!因為現在的工作型態也還是有壓力,所以想說可以來推薦「肌本職」這個保養品牌給大家。

初次看到肌本職的印象

第一次看到這個品牌的印象是用中草材當作保養品的基底好像蠻厲害的,尤其是產品是跟中醫師共同研發的,好像真的可以從「根本」來解決肌膚問題,因為中醫最有名的就是調理。

痘痘肌困擾選擇三黃精華

因為我自己長期有痘痘肌的困擾,所以我第一次入手的就是「三黃無酸煥膚精華」、「三黃無酸淨痘精華乳」,在這之前我都是買 Bffect 的保養品。

關於無酸類抹痘痘的保養品,依照我的認知就是可以早、晚都抹而已。使用了兩個月來,說真的早晚都有抹,痘痘感覺有好比較快,如果是比較淺的痘痘(還是粉刺?)的話通常隔天或兩天後就不見了,比想像中還厲害:但如果是深層的痘痘就真的要用比較久,也是有到現在還尚未完全好的。

對於我這個平常不太擦保養品的人來說,我覺得三黃系列的這兩款保養品都還蠻舒服的,尤其是三黃無酸煥膚精華吸收吸收很快,不會黏黏的。

保濕修復選擇紫黛萬用修復霜


另外我之前做臉清粉刺的時候會被美容師嗆說我如果平常沒有在保濕,去清粉刺也沒有用只是浪費錢,因為就是會一直長出來!所以我這次也想說來加強看看,試用了「紫黛萬用修復霜」。

紫黛萬用修復霜使用起來就相對比較黏膩厚重一些,但使用起來最有感的一點是我真的比較不會再去抓臉了,不然之前太乾的時候不時會搔癢抓一下。

心得總結

我自己用了 2 個多月覺得還蠻慶幸自己有開始使用肌本職的保養品,有可能是因為我半強迫自己要每天早晚做使用,不像之前用保養品的時候「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所以肌膚狀況是真的自己都有感的有改善(時隔一個多月不見的前同事跟我說的時候我更加確立了這點!)。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商品的話歡迎到肌本職的官方網站逛逛,這篇文章裡面的任何連結我都沒辦法分潤,但如果能夠藉此幫助到業主的業績的話我也會覺得很開心的!

Read more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自己在 2 年前寫過一篇數位廣告的 AI 行銷時代,靠工人智慧幫忙的人工智慧文章,那時候針對了 Meta 和 Google 的 AI 廣告做了一番說明。2 年過去了,廣告系統的介面沒有太多改變,比較明顯的變動是 AI 加強了「增加創意數量」的部分。 Meta 這兩年在 AI 上比較重大的功能是開始利用 AI 去幫你的產品圖生成背景或是創造不同風格的圖片,甚至會用你原本的文案去新增出不同版本的文案。目的是要讓你的廣告有更多的排列組合,減輕廣告主(廣告投手)在生成素材和文案上的負擔,同時也可以讓使用者不要一直滑到一樣的廣告素材,造成廣告創意太快疲乏的問題。 Google 這兩年在 AI 上的更新我感覺比較多是針對 YouTube 這個廣告版位的調整,包含影片的剪輯、比例裁切、長影片變短影片等,而在搜尋廣告和最高成效廣告上沒有太多的變化。或許它在底層系統邏輯有更多的變動,因為現在在客群的部分有更細分成流失客、既有顧客、待開發顧客...等不同分類,等於是可以給系統更多標籤讓他去找到對應的族群。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你曾經心裡想過「這次股價應該會漲吧」、「我支持的球隊可以贏得總冠軍」、「選舉的結果跟我想的一樣」嗎? 與其讓這些想法每次發生後就流逝了,不如把它記錄下來、搭配信心指數,事後看看你是否值得相信自己。 ForeWhat 就是為了這件事而生的:幫你記錄你的思考過程,試圖提升對於未來看法的準確性。 為什麼我決定自己做一個預測的服務? 2023 8 月的時候,有用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 App 叫 Foresee,那時候也寫了一篇Foresee:追蹤你的預測,讓觀察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文章來介紹這個 App。 我覺得把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並且等時間到後看事情發生與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可能是因為工作上的荼毒?因為行銷的工作要一直做出假設,並且設計做法去驗證原本的假設是否可行。這某種層面來說也是一種預測? 因為 Foresee 缺少了一些社群和篩選、排序功能,於是我想說也來試試看做一個自己的預測服務,並取名為 ForeWhat。 ForeWhat 的誕生歷程 2024 年 6 月份找了一個工程師朋友來著手製作這個網站,但跟之前幾次的合作一樣,一開始對方是有熱忱的,但隨著時間的經過或

2025 年 4 月生活雜談

2025 年 4 月生活雜談

今年越來越難靜下心來好好寫文章,我想是身邊太多事情會讓自己分心了,尤其是 2 月中買了 PS5 之後現在晚上的時間大多數拿來打電動放空腦袋,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硬是要坐在電腦桌前讓自己嘗試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 加上最近自己也沒有用到太多自己覺得真的很驚艷的服務或是 App 想要特別為他撰文介紹給大家,於是乎就都是像現在這樣的隨手記了。以下就來分享一下最近自己生活中比較有感觸的事情。 職場鬼故事 自己雖然算是半脫離的職場(Freelance),但反而聽到了更多了職場鬼故事。讓自己不禁思考現在的工作環境真的這麼糟糕嗎?當然我知道大部分的人講到工作都是分享壞消息居多,但也太一面倒的幾乎都是壞消息了吧! 除了部分的朋友找工作沒那麼順利,有找到工作的新環境也不是太理想。少數聽到新工作很棒的反而是在中國工作的朋友說新公司的整體工作氣氛和環境比之前在台灣的公司還要棒!不過他在中國是待外商、在台灣是待台商。 近期養成的新習慣:吃早餐 最近因為早上要吃過敏藥來抑制自己一直流鼻涕、擤鼻涕的循環,加上自己的體重莫名的越來越輕,想要增重的我就開始嘗試吃早餐。現在的早餐吃的很簡單,買半條吐司和果醬

Minttr,無壓力式的筆記、個人的思想集散地

Minttr,無壓力式的筆記、個人的思想集散地

不確定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時候?就是想要記錄一些事情但又不知道要從何開始寫,或是一打開筆記軟體就覺得寫作很有負擔,所以就懶得開始。但寫字這件事,如果沒有一個起頭的話你的想法就會只留存在你心中了。 而 Minttr 是一款我最近蠻喜歡用來記錄自己的心得和想法的一個筆記工具(目前只有網頁版),他的特色是每個筆記都是一張獨立的卡片,沒有像其他筆記軟體有 backlink、wikilink 或是資料夾等功能,Minttr 就是單純的將卡片分成 4 種不同的類型:文字、圖片、連結和畫布。 我個人使用最多的是文字這個卡片類型。 在文字卡片的模式下,你只能使用純文字,無法插入圖片,只有支援一些簡單的文字格式例如粗體、斜體、清單等。這樣的功能雖然有其侷限,但也因為功能相對單純,所以我將 Minttr 定位成用來記錄我一些碎片化的想法、心得。而這些記錄下來的內容是我日後不一定會拿來回顧,就只是單純地記錄我當下的心情,把這個地方當成一個集散地而已。 Minttr 在文字卡片模式中有一個我用起來非常愛的功能,他可以針對你的文字內容進行反思。他的這個反思功能所講出來的話或許對有些人來講會覺得有些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