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流水帳太麻煩?試試看專注在資產紀錄的 Percento
本文就 Percento 的核心功能做介紹,包含股票價格自動更新、圖表等功能,以及跟其他記帳工具的簡單比較和心得。

自己在跟大家在聊記帳這檔事的經驗中,發現大部分的人在記帳上遇到的最大困擾是「付錢的當下沒有記錄下來,就忘記了」,然後過個幾天就會覺得記帳沒有意義,就決定放棄記帳這件事。
這些人就比較難享受到記帳帶來的好處:「讓資產增長。」
不是說不記帳的人資產不會增長,而是說記帳之所以有機會帶來資產增長,是因為當今天你發現你的資產往下跌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說自己該花少一點錢了,資產往上增加的時候,你會意識到原來把錢拿來「投資」是這麼棒的事,就會把錢多投入在投資部位中。
今天要來介紹的 Percento 這個資產紀錄軟體(iOS / iPadOS 限定),我認為他很大的優勢是「模糊記帳」這件事,讓紀錄的過程沒有任何負擔,不會覺得昨天少記到了午餐吃什麼、今天少記到了飲料吃什麼就會用不下去。
Percento 當然也可以逐筆紀錄你的支出和收入,但因為他少掉了一般記帳軟體會有的「專案帳本、開銷分類、預算」等功能,所以你只要專心在紀錄對你來說重要的帳,例如每個月的薪水,支出的紀錄就撇除,但是每兩週、或是每個月確認一下銀行戶頭的總額,用調整餘額的方式記錄在 Percento 裡面就好。它有每週、每月的記帳提醒功能,讓你不會忘記。
接下來我會來介紹 Percento 的核心功能,以及它跟其他我自己在用的記帳工具如 MOZE、Google Sheet、Wealthfolio 有什麼不一樣的定位。
Percento 核心功能介紹
Percento 這款 Ap 的概念跟會計有一點像,他把你的個人資產分成五大類:流動資金、投資、固定資產、應收帳款、負債(應付帳款)。
這五大類基本上可以對應如下
- 流動資金:現金、銀行存款、電子錢包
- 投資:基金、股票(支援台股、美股、港股、日股)、加密貨幣
- 固定資產:房產、汽車
- 應收帳款:借出去的錢
- 負債:信用卡、貸款(信貸、房貸)、欠別人的錢
小提醒:計算淨資產的時候,「 負債」的部分要記得從資產扣除。假設我借了 30 萬元後銀行存款總共有 40 萬元。我的淨資產等於:40 萬 - 30 萬 = 10 萬。並不是我的淨資產有 40 萬元!

自動更新股價的「投資」紀錄功能
Percento 最強的地方是開發者在「投資」這塊加上了「自動更新股價」這個殺手鐧功能。你只要把你現在的股票股數輸入進去,不管你是每天收盤或是想到的時候打開 App 進來更新一下價格,的投資資產就會是市場上的最新市價!
自動更新股價這個功能對我來說真的超級無敵方便,他解決了我在用 MOZE 這個記帳軟體做股票記帳時一直沒有辦法很好的反映現在的市值的困擾,而因為我在投資的資產佔比佔了將近 9 成,所以這部分的變化很大程度的會影響到我自己的總資產,用了 Percento 之後,我對於自己現在「身價」的掌握度更高了。
雖然在投資的這塊有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新增股數和減少股數的當下並沒有辦法調整買進和賣出的股價是多少,所以你在 Percento 的紀錄報酬可能會跟現實際上有誤差,而這個誤差值會隨著你的紀錄週期越久而擴大。
但也不免想到會不會開發者是故意這樣設計的?畢竟我使用 Percento 起來的感覺就像最一開始說的我覺得「模糊記帳」是很大的優勢,我在使用它的時候不會因為我少紀錄到了某筆帳就覺得整個帳本的資料沒用,在固定的對帳週期時(我是每個月 20 號固定對帳)直接根據現在實際的狀況去做「調整餘額(股數)」就好,不會像用一般的記帳軟體時會很在意說一定要回頭去找是在哪一天少記了哪一筆支出或收入。
一目瞭然的趨勢圖表
除了股價自動更新之外,Percento 還可以讓你一眼看出自己的五大類資產的個別價值和總值,也提供了「矩形樹狀圖(Treemap)」讓你一眼看出當下資產的分配比例。此外他還有每月的「收支統計長條圖」和「淨資產趨勢圖」,讓你知道自己的淨資產、負債以及投資總額是在上行還是下行的狀況,這也更好地幫助你判斷自己是不是有必要縮衣節食或是可以稍微犒賞自己一下。

其他實用功能
近期開發者 Jake & Becpor 也很積極的更新一些新功能,像最近我很愛的是「按照餘額排序」,我終於不用每新增一檔股票就要手動拖曳到我對帳方便的順序(通常是按名稱排序)。
除此之外,5.0 版本的大更新也包含了投資列表的圖示可以變成「顯示百分比」,可以很好的知道自己在哪一檔股票會不會曝險過高,或是哪檔股票還有加碼空間。

我自己的使用情境是每 1、2 天刷新一下股票價格,來看一下自己在當下的總資產有多少,然後偶爾開一下「趨勢圖」來看一下自己資產在這幾個月的變化。(不過其實有常常開 App 就會對自己的資產跟之前比起來是變多或變少有感覺了)。
Percento 在我使用的記帳工具中扮演的角色是?
我現在在用的記帳工具有蠻多種的,按照開始使用的時間來排序的話是 MOZE(2016 年使用至今)、Google Sheet(2017 年使用至今)、Percento(2024 年使用至今)以及 Wealthfolio(2025 年開始使用)。
他們對我來說的重點用途分別如下
- MOZE:逐筆的日常開銷、收入紀錄,以及每月信用卡帳單對帳(信用卡對帳功能真的超神!),主要就是拿來記「流水帳」,也讓我知道我自己在哪些類別上例如食物的開銷有多少。
- Google Sheet:每月固定 20 號紀錄自己每間銀行的存款餘額、股票資產、負債等。類似我用 Percento 在做的事,但是帳戶種類更多(細到每張信用卡欠多少錢)。
- Percento:有做股票買賣的時候會逐筆紀錄,每月 20 號「調整」流動資產、負債的餘額。另外在 Percento 中我的帳戶群組不會分太細,例如我的銀行存款在 Google Sheet 中有分「台新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等」各自的餘額,但是在 Percento 中就只有一個「台幣存款」的分類,主要是因為想要盡量簡化紀錄的過程,只想要注重資產的變化。
- Wealthfolio:有做股票買賣的時候會逐筆紀錄,紀錄的顆粒度細到股票的成本、股利發放等。紀錄起來雖然很繁瑣,但是當資料累積起來之後看到自己某段區間的股票報酬率圖表時會很有成就感。
這 4 個記帳工具對我來說 Google Sheet 跟 Percento 的重疊性會比較高一些,主要用途都是看自己的總資產有多少。但是因為 Percento 可以即時的更新股價,所以可以更即時的反映資產變化,且顆粒度可以細到週。Google Sheet 則是因為我每月才紀錄一次,顆粒度只能以月或年為單位。所以現在我還是同時使用著。
對於記帳和 Percento 的心得總結
我覺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有蠻多人懶得記帳,但卻對自己投資帳戶的損益會追得很緊。
我在想會不會是因為一般開銷花出去的錢就是花出去了,而且一般一個月就只有一筆收入,在紀錄正值少、紀錄負值多的狀況下,記帳起來徒增痛苦?而花在股票上的錢卻是有機會讓資產增長的,不會永遠都是讓帳面數字減少,所以記錄股票資產這件事是有機會讓人感到很開心的。
Percento 最強的功能就是他支援了台股、美股、加密貨幣等多種資產的價格自動更新,可以讓你有機會看到自己帳戶的資產餘額不斷地增長!(當然今年 4 月的時候有一點點不敢打開它,完全不想面對,懂得就懂)
如果你還在尋找股票紀錄軟體,那可以來試試看 Percento,它的自動更新股價功能真的很方便!
如果你有嘗試過傳統的記帳軟體但放棄了,那更一定要試試看 Percento,它是一款非常適合你使用的資產紀錄軟體。
而且從 Percento 的每次更新上都可以感覺得出來開發者 Jake & Becpor 自己有在每天使用這個 App,他們是真的有在花心思打磨新功能,但同時也沒有讓 Percento 變得過於複雜失去了簡單易用的理念。
而現在對我來說最想敲碗的新功能就是「搜尋」的時候不能用股票代號了吧!畢竟有時候美股不會記公司的全名只有記股票代號啊!
如果你看完本文對於 Percento 有興趣的話,可以到 App Store 上下載體驗,如果用 M 系列晶片的 Mac 也可以透過上方連結下載使用。
費用的話終身版本是 NT$990、年訂閱版本是 NT$390,我是於 2024 年 6 月以 $790 價格入手終身版本。
最後要特別感謝開發者 Jake 提供了 10 組終身版本的兌換序號,讓我可以將使用 Percento 的感動分享給我的讀者。歡迎對於 Percento 有興趣的人 2025/9/30 前在本文章留言「說說你現在或曾經在記帳上遇到的困難,並期待 Percento 可以怎麼幫助到你」,我會在 2025/10/10 前抽出 10 位幸運的得獎者,將終身版兌換序號發送給你們使用!
P.S 若是留言內容不符合規範或是使用一次性的 Email 信箱訂閱電子報,就算抽到了也會被我跳過哦!若寄送後超過 1 個月沒有兌換,將會回收序號供其他有意願的人使用。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註冊訂閱我的電子報,也可以小額贊助;有任何問題的話也歡迎在留言處留言與我一起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