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 - 2022.04 行銷人生,於新創電商工作心得

從 2014 年畢業,當兵 1 年、工作 6 年後,我在 2021 年 4 月進入了人生第一份「新創」。不過雖然說是新創,其實是一個老事業體中的新創部門,雖然有著資金支柱的好處,但壞處也是公司策略會被負責出資的大老闆給左右,我想就跟新創事業的策略很可能會被創投左右一樣?

疫情爆發下,業績增長過速的隱憂及改善

我待的電商平台成立於 2020 年年末,因為台灣綜合型電商環境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我們一開始的方向是想要透過生鮮食品這個品類切入市場,再去拓展其他品類線的產品。但是 2021 年 5 月份 COVID 在台灣日趨嚴重,政府於 5 月 15 日宣布升級 3 級警戒,讓 5 月的平台業績相較前月翻了 2.6 倍,顧客人數更是翻了 5.1 倍,更是在 6 月份還持續增長。

我們根本沒想到業績和顧客數會增長的如此飛快,加上當時的物流服務商一度卡住、我們配合的廠商接單不及,也因此讓我們的一人客服兼營運倉儲疲於奔命地在應付各種客戶和廠商出貨的狀況,我自己在社群上幫忙回覆各種私訊和文章留言已經覺得心情很承受不了,真的很佩服他要直接面對到客人。

因為客訴量的爆增,部門主管開始重視到客服這塊,先是在 6、7月的時候引進了外包客服幫忙接線,並且於 8 月的時候找來客服主管,擴編客服單位;並且為了出貨的順暢,也於 11 月將營運倉儲拆成另一個單位,並且找專責的人進來,而不是將責任掛在客服身上。

當然在部份電商很核心的體驗我們還是沒辦法做到很好,包括因為我們是採取轉單模式,但是我們現在的網站系統很容易讓消費者誤會我們是倉庫直出模式,導致消費者往往在下單後才發現不同供應商會分次送包裹這件事。如果只買一樣東西的人還好,如果一次買多樣東西的人就會覺得體驗稍差。

但眾多上述的改變,還是有讓消費者從結帳到收到貨的這段體驗有稍微變的好一些,較有感的改變是消費者直接在粉絲專頁私訊中的抱怨和文章下的抱怨留言變少了,一來是他們找到了管道詢問(外包的電話客服以及網站的客服訊息),二來是我們出貨真的有變得比較順暢。不過這也是我自己的猜測,較實際可能還是要做消費者問券調查才知道。

而我們的網站因為業績在去年 5、6 月份突然的成長,讓大老闆的眼睛為之一亮,也對我們平台寄與厚望,要求我們的業績能夠持續增長,於是我們從原本的生鮮食品服務,到現在基本上你想得到的商品和品類皆有在販售,商品數從 2 千多個成長到現今的 3 萬多個。部門的人數也從一開始的 10 多個人,成長到現在約 40 多個人,組織架構日益完整。

近一年來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對平台的幫助

至於我自己的工作,數位廣告投放,從我 4 月份任職以來,共花費了千萬的廣告預算,廣告報酬率雖稱不上漂亮,但比起我剛來的時候報酬率也成長了 137%。

一開始我剛來時數位廣告只有投遞 Facebook、Google 關鍵字、Yahoo 原生。在我的規劃下多了 Facebook DPA、Google 聯播網、Google 購物廣告、Yahoo 關鍵字、LINE LAP 等更多元的廣告類型,並改善原本既有的 Facebook 廣告、Google 關鍵字廣告架構,讓廣告費得以放大數將近 10 倍且 ROAS 還能成長 137%,說真的還蠻有成就感的。

除了數位廣告外,在導購媒體的部分自己也引進了比價網站服務 Biggo、Feebee 以及 Findprice,讓我們網站上的產品在現今較熱門的比價渠道上都能夠被收錄,而這一部分每月也穩定的為我們平台貢獻了不少業績。

自己也幫網站加入了多個監測工具如 Google Search Console,得以了解網站的 SEO 狀況以及排名;加入了 Microsoft 的 Clarity ,得以了解網站的熱點圖和消費者在網站逛的軌跡;使用 Google Data Studio 建立媒體報表,方便監控每日各個渠道媒體的狀況,以及便於拉出數值的同期比較,找出異常的廣告活動並去調整。

初次到新創事業體的我,還蠻感謝主管賦予給我的自由,讓我得以自由分配預算去做我認為對網站最好的選擇,我也因此接觸了更多在以往的公司接觸不到的媒體工具。

過去一年來自己幫自家電商平台做了諸如渠道拓展、基本監測工具建置的工作,期望自己在接下來的一年,可以找到方法降低 iOS 14.5 隱私更新和 Cookieless 時代對成效型廣告的影響,持續將數位廣告和導購媒體的廣告投資報酬率優化得更好,才有辦法持續跟上全站的業績成長。

Read more

Wealthfolio,基本但非常夠用的桌面版股票資產追蹤軟體

Wealthfolio,基本但非常夠用的桌面版股票資產追蹤軟體

今年過年的時候接觸到了 Wealthfolio 這套開源的股票資產追蹤的軟體,那時候看他網站的介紹,頓時被他精美的圖表給吸引。但當初在匯入我過往的交易紀錄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他出現了一些錯誤但介面沒有很好的說明錯誤的原因,導致一些功能例如「Performance(績效追蹤)」的圖表因為我的歷史交易明細有問題但我找不出 bug 幾乎等於廢掉。 但在 2025/5/19 的時候作者發佈了大更新從 1.0 版本提升到 1.1 版本,新增了許多功能之外,對我來講最棒的是 log 和 error message 變得明確,它讓我知道我匯入的檔案造成了 app 的什麼問題,例如他會跟我說股票的股數有負數產生,我就可以回頭查原始檔案和原始交易紀錄在哪裡有誤,也的確發現了之前自己記錄的交易紀錄有一些小問題可以逐步修復。我花了整整半天的時間修復了我台股從 2014 年、美股從 2020 年開始的逐筆歷史,當看到終於在 Wealthfolio 正常運作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感動,也趕緊進行備份,避免之後又要再重來一次。 🚀 Wealthfolio v1.

iOS 26 更新微心得,介面改變有感、功能提升有限

iOS 26 更新微心得,介面改變有感、功能提升有限

警語:iOS 26 現在還在 Beta 階段,很有可能隨時會有重大 Bug 出現,一定要先行備份再升級或是拿備用機來嘗鮮即可。 由於去年換了 iPhone 16,原本猶豫要不要更新 Developer Beta 版本,因為怕過熱或當機會很傷電池健康度,但就在我找了 WWDC 2025 的發表會影片來看之後,看到 Liquid Glass 這個美美的 UI 還是忍不住搶先更新嘗試了,而且這次竟然進化成從 Developer Beta 1 就開始更新了! 跟 iOS 18 比起來,在使用的操作上會有些微的 Lag(畢竟 UI 改成更耗效能的 liquid glass)以及手機更容易發燙一些(最近天氣熱更加重這個體感?),但是在我常用的 App 中沒有遇到什麼太嚴重的 Bug,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自己在 2 年前寫過一篇數位廣告的 AI 行銷時代,靠工人智慧幫忙的人工智慧文章,那時候針對了 Meta 和 Google 的 AI 廣告做了一番說明。2 年過去了,廣告系統的介面沒有太多改變,比較明顯的變動是 AI 加強了「增加創意數量」的部分。 Meta 這兩年在 AI 上比較重大的功能是開始利用 AI 去幫你的產品圖生成背景或是創造不同風格的圖片,甚至會用你原本的文案去新增出不同版本的文案。目的是要讓你的廣告有更多的排列組合,減輕廣告主(廣告投手)在生成素材和文案上的負擔,同時也可以讓使用者不要一直滑到一樣的廣告素材,造成廣告創意太快疲乏的問題。 Google 這兩年在 AI 上的更新我感覺比較多是針對 YouTube 這個廣告版位的調整,包含影片的剪輯、比例裁切、長影片變短影片等,而在搜尋廣告和最高成效廣告上沒有太多的變化。或許它在底層系統邏輯有更多的變動,因為現在在客群的部分有更細分成流失客、既有顧客、待開發顧客...等不同分類,等於是可以給系統更多標籤讓他去找到對應的族群。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你曾經心裡想過「這次股價應該會漲吧」、「我支持的球隊可以贏得總冠軍」、「選舉的結果跟我想的一樣」嗎? 與其讓這些想法每次發生後就流逝了,不如把它記錄下來、搭配信心指數,事後看看你是否值得相信自己。 ForeWhat 就是為了這件事而生的:幫你記錄你的思考過程,試圖提升對於未來看法的準確性。 為什麼我決定自己做一個預測的服務? 2023 8 月的時候,有用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 App 叫 Foresee,那時候也寫了一篇Foresee:追蹤你的預測,讓觀察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文章來介紹這個 App。 我覺得把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並且等時間到後看事情發生與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可能是因為工作上的荼毒?因為行銷的工作要一直做出假設,並且設計做法去驗證原本的假設是否可行。這某種層面來說也是一種預測? 因為 Foresee 缺少了一些社群和篩選、排序功能,於是我想說也來試試看做一個自己的預測服務,並取名為 ForeWhat。 ForeWhat 的誕生歷程 2024 年 6 月份找了一個工程師朋友來著手製作這個網站,但跟之前幾次的合作一樣,一開始對方是有熱忱的,但隨著時間的經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