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4 體驗,更精緻的使用體驗

文章更新時間:2020/10/04。

目前 iOS 14 已經正式推出,本文最後更新為 10/4。

使用心得

新聞上都說這次是 iOS 史上最大改版,但就我這個一般使用者的角度來說,比起 iOS 12 升級 iOS 13 給我的驚艷感,iOS 14 用起來跟 iOS 13 的感覺比較相像,只是在一些小細節變得更貼心,使用者體驗更加良好。

例如 Siri 現在變得更簡潔了,只會在下方有個顯示,不會擋住全螢幕;睡眠時間可以設定多個排程,而且可以在設定好的時間內自動開啟睡前儀式的 App;App Store 的資訊顯示更加清楚;Apple Watch 和 Airpods 會有充飽電通知。

至於最有感的改變,就是 iOS 14 多了桌面小工具(Widget)功能,不得不說這個更新讓 iPhone 的介面變得跟 Android 很像,蘋果重新定義了桌面小工具?XD 現在除了原廠的 App 有支援外,陸續也有許多第三方 App 加入,例如我自己很常用的 Things 3、Fantastical…等等。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可以在桌面看到各裝置的電池資訊(如 Apple Watch, Airpods)。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電量問題,我自己是用 iPhone 11 Pro,在 Beta 版本的時候我覺得使用期間的耗電速度比 iOS 13 稍快一點,但待機的時候則是一樣省電,正式版目前無太大的感受。

在測試版的時候有遇到一些狀況,但這些 Bug 在正式版都已經解決,目前使用上完全沒有問題,不會遇到什麼當機、閃退的狀況了。

結論

我在科技上是一個「早期採用者」,只能說每次更新我都會趕緊搶先。這次 iOS 14 我覺得改善了許多使用者體驗的部分,如果害怕更新的人可以先跟有更新的朋友們借手機來試試看,總之我覺得除了舊機型在耗電量上有可能會增加外,其餘部分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下方是在 Beta 版時我做的一些軟體測試,現在留著當紀錄。正式版後所有軟體都能用了。

常用軟體測試

軟體列表更新時間:2020/08/07

正常使用

  • 娛樂遊戲
    • 皇室戰爭
    • Netflix
    • Pocket Casts
    • 灌籃高手
    • 陰陽師:百聞牌
  • 財經
    • 凱基證券
    • Fugle
    • Firstrade
    • 富邦銀行
    • 永豐大戶
    • 台新銀行
    • 玉山銀行
    • KOKO
    • Moze 3.0(關掉時會出現 crashed 訊息,但正常使用)
    • 街口支付
    • Line Pay Money
    • 玉山 Wallet
    • Richart
  • 生產力工具
    • Bear
    • Things
  • 社交通訊
    • M+ Messenger
    • WeChat
    • Messenger
    • LINE
    • Facebook
    • Telegram
  • 其他
    • 天氣即時預報
    • Shopee
    • 開言英語
    • momo購物網

無法使用

  • 國泰世華銀行
  • Pokemon Go

參考資料

Read more

Wealthfolio,基本但非常夠用的桌面版股票資產追蹤軟體

Wealthfolio,基本但非常夠用的桌面版股票資產追蹤軟體

今年過年的時候接觸到了 Wealthfolio 這套開源的股票資產追蹤的軟體,那時候看他網站的介紹,頓時被他精美的圖表給吸引。但當初在匯入我過往的交易紀錄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他出現了一些錯誤但介面沒有很好的說明錯誤的原因,導致一些功能例如「Performance(績效追蹤)」的圖表因為我的歷史交易明細有問題但我找不出 bug 幾乎等於廢掉。 但在 2025/5/19 的時候作者發佈了大更新從 1.0 版本提升到 1.1 版本,新增了許多功能之外,對我來講最棒的是 log 和 error message 變得明確,它讓我知道我匯入的檔案造成了 app 的什麼問題,例如他會跟我說股票的股數有負數產生,我就可以回頭查原始檔案和原始交易紀錄在哪裡有誤,也的確發現了之前自己記錄的交易紀錄有一些小問題可以逐步修復。我花了整整半天的時間修復了我台股從 2014 年、美股從 2020 年開始的逐筆歷史,當看到終於在 Wealthfolio 正常運作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感動,也趕緊進行備份,避免之後又要再重來一次。 🚀 Wealthfolio v1.

iOS 26 更新微心得,介面改變有感、功能提升有限

iOS 26 更新微心得,介面改變有感、功能提升有限

警語:iOS 26 現在還在 Beta 階段,很有可能隨時會有重大 Bug 出現,一定要先行備份再升級或是拿備用機來嘗鮮即可。 由於去年換了 iPhone 16,原本猶豫要不要更新 Developer Beta 版本,因為怕過熱或當機會很傷電池健康度,但就在我找了 WWDC 2025 的發表會影片來看之後,看到 Liquid Glass 這個美美的 UI 還是忍不住搶先更新嘗試了,而且這次竟然進化成從 Developer Beta 1 就開始更新了! 跟 iOS 18 比起來,在使用的操作上會有些微的 Lag(畢竟 UI 改成更耗效能的 liquid glass)以及手機更容易發燙一些(最近天氣熱更加重這個體感?),但是在我常用的 App 中沒有遇到什麼太嚴重的 Bug,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AI 浪潮下,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自己在 2 年前寫過一篇數位廣告的 AI 行銷時代,靠工人智慧幫忙的人工智慧文章,那時候針對了 Meta 和 Google 的 AI 廣告做了一番說明。2 年過去了,廣告系統的介面沒有太多改變,比較明顯的變動是 AI 加強了「增加創意數量」的部分。 Meta 這兩年在 AI 上比較重大的功能是開始利用 AI 去幫你的產品圖生成背景或是創造不同風格的圖片,甚至會用你原本的文案去新增出不同版本的文案。目的是要讓你的廣告有更多的排列組合,減輕廣告主(廣告投手)在生成素材和文案上的負擔,同時也可以讓使用者不要一直滑到一樣的廣告素材,造成廣告創意太快疲乏的問題。 Google 這兩年在 AI 上的更新我感覺比較多是針對 YouTube 這個廣告版位的調整,包含影片的剪輯、比例裁切、長影片變短影片等,而在搜尋廣告和最高成效廣告上沒有太多的變化。或許它在底層系統邏輯有更多的變動,因為現在在客群的部分有更細分成流失客、既有顧客、待開發顧客...等不同分類,等於是可以給系統更多標籤讓他去找到對應的族群。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ForeWhat,記錄你所預測的事情,增進你的思辨能力

你曾經心裡想過「這次股價應該會漲吧」、「我支持的球隊可以贏得總冠軍」、「選舉的結果跟我想的一樣」嗎? 與其讓這些想法每次發生後就流逝了,不如把它記錄下來、搭配信心指數,事後看看你是否值得相信自己。 ForeWhat 就是為了這件事而生的:幫你記錄你的思考過程,試圖提升對於未來看法的準確性。 為什麼我決定自己做一個預測的服務? 2023 8 月的時候,有用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 App 叫 Foresee,那時候也寫了一篇Foresee:追蹤你的預測,讓觀察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文章來介紹這個 App。 我覺得把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並且等時間到後看事情發生與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可能是因為工作上的荼毒?因為行銷的工作要一直做出假設,並且設計做法去驗證原本的假設是否可行。這某種層面來說也是一種預測? 因為 Foresee 缺少了一些社群和篩選、排序功能,於是我想說也來試試看做一個自己的預測服務,並取名為 ForeWhat。 ForeWhat 的誕生歷程 2024 年 6 月份找了一個工程師朋友來著手製作這個網站,但跟之前幾次的合作一樣,一開始對方是有熱忱的,但隨著時間的經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