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 Google?你也可以試試看 Perplexity

萬事問 Google?你也可以試試看 Perplexity
由 DALLE.3 生成的封面照片。

在現在這個取得資訊非常方便的時代,任何問題只要問 Google 都能夠得到解答,搜尋引擎就像一個開放且有良好分類的圖書館一樣,你只需要用「問」的方式去告訴 Google 這個圖書館管理員你想要找什麼內容,他就會推薦他認為符合你問題的相關資訊給你。

這也造就了「Why don’t you google it?」這句話的流行,好像問問題前沒有先 Google 過就像個伸手牌一樣。

ChatGPT 問世後曾有人認為能夠翻轉這個趨勢,Bing 搜尋引擎結合了 ChatGPT,採用聊天交互問答的方式搜尋曾經造成一陣風潮,讓 Google 也不得不推出 Bard 來迎戰,但 1 年多過去了,大家的使用習慣還是沒改變,傳統的搜尋模式依舊被認為是較有效率的方式,Google 依然穩坐搜尋引擎龍頭寶座。

Perplexity AI 搜尋引擎介紹

Perplexity.AI 在 2022 年下半年就創立了,由於我是在 2024 年才剛入坑使用,所以只能用現在使用下來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除了心得分享外這邊也想稍微 murmur 一下 Perplexity 這個名稱對於中文母語使用者來說實在是太難唸了,要記憶怎麼拼也有很大的困難,對於品牌來講取名還是很重要啊!

跟 Bing Copilot 的同異

Bing + ChatGPT(現在稱為 Bing Copilot)剛推出的時候造成一大轟動,但我自己覺得不能普及的關係是因為他一定要綁 Bing 搜尋引擎和登入微軟帳號才能使用,加上在回應的速度上太慢,等他跑完回答要等 5 ~ 10 秒的時間,不如直接用 Google 搜尋還比較方便。

而 Perplexity 則是解決了回答速度的問題,他的回答速度幾乎是秒回答,省去這段的等待時間對與使用者體驗有大大的加分。而且 Perplexity 不用登入即可使用,免費、無任何廣告,非常佛心。

在 AI 使用的語言模型差異上,Bing Copilot 是使用 GPT-4、Perplexity 的免費版則是預設用 GPT-3.5。

兩個一樣的地方都是他們都都可以搜尋到網路上最新的資料,不像 ChatGPT 會有模型更新時間的限制。

Perplexity 好用的地方

Perplexity 的搜尋模式分為 Focus 和 Pro(不久前稱作 Copilot )兩種搜尋方式。
1. Focus 模式可以讓 Perplexity 專注在你的問題以及你想要搜尋的範圍內,包括論文、YouTube 和 Reddit 等。

Focus 模式中的限制選項
Focus 模式中的限制選項

  1. Pro 模式則是你不太確定要怎麼問問題的時候,Perplexity 會解析你的問題,並延伸出幾個跟你問題相關的選項,讓你可以把問題問的更精確,AI 可以更好的回答你的問題。

Pro 模式中 Perplexity 會追問問題
Pro 模式中 Perplexity 會追問問題

不管你選擇使用 Focus 模式和 Pro 模式,我自己很喜歡的地方是他會直接幫你把答案整理好,並且告訴你他是從哪些來源總結出這個答案的,也會提供一些他建議的問題讓你接著詢問。

Perplexity 搜尋結果呈現
Perplexity 搜尋結果呈現

使用上的限制

目前 Perplexity 在使用上還是有所限制,例如我想要根據原有的問題繼續問問題或是點選他的推薦問題的時候,他給出的答案都很相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是使用免費版本的關係。

另外免費版本不能選擇想要用的模型,付費的話可以選擇 GPT-4, Claude 2.1 等最新的模型,還可以上傳附件、圖檔問問題。

其他 Perplexity 的使用技巧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快捷鍵的愛好者,也有使用 Arc Browser 和 Raycast 這兩個軟體的話,以下是這兩個軟體結合 Perplexity 搜尋。

Arc Browser 瀏覽器內快速叫出 Perplexity 搜尋

  1. 輸入 arc://settings/searchEngines 到 arc 的搜尋引擎設定頁

  2. 網站搜尋區塊按照下方的方式設定,快捷字詞可以設定成你習慣的字詞,查詢網址的部分貼上 https://www.perplexity.ai/?q=%s
    將 Perplexity 設定為搜尋引擎之一
    將 Perplexity 設定為搜尋引擎之一

  3. 之後你用 Command+T 或是 Command+L 叫出搜尋的快捷鍵的時候,只要輸入你前面設定的快捷字詞,然後再按 Tab,接著輸入你想要查詢的東西按 Enter 就會跑到 Perplixty 做搜尋了。

Arc Browser 使用 Perplexity 示意
Arc Browser 使用 Perplexity 示意

Raycast 全域環境下叫出 Perplexity 搜尋

不用太多設定,只要到 Raycast Store 安裝使用者寫好的 Perplexity 外掛即可使用。

Raycast 使用 Perplexity 示意
Raycast 使用 Perplexity 示意

Perplexity 真的能取代 Google 成為預設的搜尋引擎嗎?

我曾有一段時間把 Perplexity 變成我的預設搜尋引擎,用了 2 天之後還是覺得不太習慣,就把預設改回 Google 了。

我對現在 AI 歸納出的答案多少還是會有一些不信任感,所以如果是在找一些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例如「Apple 的股價今年表現如何?」時,還是會想要看來源再做二次確認,有時候反而更花時間。

而且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Google 搜尋出來的結果你還是可以做一些選擇,看想要點進哪個網站,但 AI 總結的結果讓你沒太多選擇。我想我自己還是喜歡有選擇的吧!

所以現在我在使用 Perplexity 這類 AI 搜尋引擎的時候,是用在自己還在探索問題和答案的階段中才使用,看是否能得到一些靈感,例如我會問他一些「行銷案型、電商優化方向」等問題。

對我來說,現在 Google 和 Perplexity 並用是最好的方案!

參考資料

如果你也有在用 Perplexity 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訂閱我的部落格或是 Buy me a Coffee

Read more

Swipe & Delete 照片整理 App 介紹,由眼緣來決定照片去留,解放你的儲存空間

Swipe & Delete 照片整理 App 介紹,由眼緣來決定照片去留,解放你的儲存空間

身為一個手機容量只有 64gb 的用戶,裝置的儲存空間彌足珍貴。我自己是有課金買 iCloud 儲存空間與家人共享,但因為家人不一定會有整理照片的習慣,所以變成自己還是要定期清理照片以免 iCloud 儲存空間爆炸,要再多付費升級。 刪除照片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步驟就是 1. 打開照片 App 後隨意滑到某一天 2. 開始往後一張照片一張照片打開來看該張照片是否有值得留下來的價值 但這會有一個問題,下一次想到要來整理照片的時候會忘了自己哪些照片有判斷過要不要刪掉,哪些不用,於是又要從差不多的地方重來一遍。 Swipe & Delete 這個照片整理軟體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Swipe & Delete 介紹 Swipe & Delete 是一款完全免費的軟體,僅有「極少數」的廣告在介面裡,所以使用的體驗上十分好。 它會將你的照片按照月份做分類,並且去記錄每個月份你有多少張照片和影片。進到整理照片的介面的時候,它可以左滑、右滑去選擇要「保留」照片或是「刪除」這張照片,左下方也有提示你說下一張照片是什麼,

【贊助開箱】Allite 系列質感、效能兼具的 3C 配件|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以及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

【贊助開箱】Allite 系列質感、效能兼具的 3C 配件|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以及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

本篇文章由 OneMore 萬摩科技贊助。 「Allite」是由台灣科技公司OneMore 萬摩科技所創立的3C品牌,從有線充電系列的 20W 至 140W 的快充頭以及液態矽膠快充線、磁吸收納編織線材,再到無線充電系列的 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WQ1 2+1 磁吸無線充電座等。Allite 全品項充電配件皆通過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BSMI 安全認證,並提供一年產品保固權益。 這次我體驗了「Allite 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Allite WA1 2IN1 Apple Watch AirPods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和「Allite 液態矽膠快充線」這四款商品,以下會分享自己使用這些商品的真實心得。 在進入開箱前先簡單的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是氮化鎵 氮化鎵是什麼?什麼是快充? 氮化鎵(

Not A Film Camera,一捲底片 24 張,讓拍照的步調放慢

Not A Film Camera,一捲底片 24 張,讓拍照的步調放慢

數位相機當道的時代,隨拍即得已經是大家所習慣的常態,「拍照 = 記錄」的本質不變,但太容易取得照片反而讓拍照少了那麼一點樂趣。 不過我也不太習慣用底片相機,主要是拍照的成本高,會讓我在快門按下去前有一點猶豫,反而會錯過了自己想要捕捉的瞬間。 而 Not A Film Camera 這款 iOS 的拍照 App 在數位相機和底片相機的模式間取得了一個良好的平衡。他有數位相機的方便性,也有底片相機的耐人尋味性。 仿底片相機的拍照體驗 Not A Film Camera 內建 10 種底片風格的相機膠卷,我自己很喜歡的是他將底片的特性融合在數位相機中,例如當我在 App 中選完了其中一捲底片,我只能拍攝 24 張,拍完這 24 張後就必須要到到 App 內的「暗房(Darkroom)」功能裡面「沖洗(Develop)」照片,將原本看起來模糊的照片洗出成套用完底片濾鏡的模樣。 這個過程對我來講是一個蠻獨特的體驗,

由 DALLE.3 生成的封面照片。

時間和習慣造就成的資產累積,投資歷程心得分享

我從 2016 年開始使用 MOZE 手機記帳軟體記錄自己每天的開支,2017 年開始用 Google Sheet 記錄自己每個月的總資產狀況,累積迄今已經邁入了第九年。記帳最有感的地方是在每個月檢視自己的資產幅度是增加還是減少,也讓自己知道在未來一個月該怎麼調整花錢的習慣。 而且因為有在記帳,在每一筆支出產生的時候都會問自己「這筆支出是我負擔的起的嗎?」「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因而在我的理財觀念中根深蒂固。 初入投資市場 我是個幸運的人,資產不用從負開始,爸媽並沒有讓我揹負學貸,也沒有要求我需要每個月寄錢回家,讓我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每一筆收入。國小的時候爸媽會跟早餐店老闆聊股票標的,讓我對於投資股票這件事沒那麼陌生,大學的時候有在投資理財的同學一起找我選修「期貨與選擇權」這門課程,讓我開始進入了投資的世界。 那時候的我有在打工,加上爸媽每個月給我的零用金我也省吃儉用,郵局裡面有幾萬元的儲蓄。在某一個打工的下午時段,因為當時沒有客人,我就在 Yahoo 奇摩股市閒晃,看了一些財經新聞後請我媽用他的證券戶幫我敲進我人生中第一隻自己選擇的標的「南亞科(2408)」。我忘了這隻股票最終